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- 技术交流
 
我们应该知道的水资源知识
字体:   文章来源:www.sxmwr.gov.cn  发布日期:2013-11-15 08:31:30  浏览次数:1008
    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,早就被人们关注。但是人们经常使用“水资源”一词,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。关于水资源的含义,有几十种之多,较普遍的说法是指“可以供人们经常取用、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”。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水资源,这样,苦咸的海水就不算在内,连千年难化的冰川、不易取用的一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。水资源是人类调查了解得最清楚的资源,决不会像煤、铁、石油等资源那样有新的大发现而改变数量结构和分布。其实,水资源还应包括水所具有的发电、航运、养殖、环境等各方面的能力。
    1.水资源排队
    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,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。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,前几名依次是:巴西、俄罗斯、加拿大、中国、美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、印度。若按人口平均,就是另一种结果了。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/4,陕西省人均水资源量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/2。
    2.用水迅猛增长
    人类用水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迅猛增长。世界人口,在50年代为25亿,1999年为60亿,增加了1.4倍。与此同时,农业用水增加了5倍,工业用水增加了26倍,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。陕西省从1980年到2010年,工业用水从6.6亿立方米增加到12.1亿立方米,城乡生活用水从5.4亿立方米增加到10.7亿立方米,均翻了一番。据专家估计,世界人口正以每年8100万的速度递增,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4亿,水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长,形势十分严峻。
    3.来之不易的自来水
    拧开水龙头,清洁甘冽的水便滚滚而来。其实,自来水来之不易。它们可能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,或是引自几十公里、几百公里远的某条江河、某座水库。这些“原水”,首先要在净化厂净化,曝气除去铁质,然后用混凝的办法除去细小的漂浮物、水生物。再沉淀下杂质,用液体氯、漂白粉等消毒剂杀死细菌。经过检查化验,符合国家标准后,才能像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出厂。清洁的水,经过密如蜘蛛网的管道,并且用水泵加压,才保证送到高层建筑或居民院里的千家万户。
    4.用水结构的变化
    解放初期,我国用水量不大,只有1031亿立方米,主要消费在农业上(占97%),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分别只占2%和1%。现在,用水量增长了5.8倍,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农业用水占61%,工业用水占24%,城市生活用水占13%,生态环境用水占2%。从中可以看出生产的发展,生活水平的提高,也反映了节约用水在各方面的巨大成就。
    5.差别巨大的人均用水量
    世界各地的居民,由于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不同,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差别是很大的。美国是600升,欧洲是200升,以色列是260升,巴勒斯坦是70升,非洲仅30升。在炎热的发展中国家,在拥挤的棚户区,几十户甚至几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。
    6.我国人均生活用水量
    2010年,我国总供水量为6022.0亿立方米。其中,生活用水765.8亿立方米,人均用水量450立方米,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93升/天,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3升/天。
省市区 人均生活用水量
(升/日)
省市区 人均生活用水量
(升/日)
城镇生活 农村居民 城镇生活 农村居民
全  国 193 83 河  南 138 58
北  京 205 207 湖  北 190 78
天  津 114 101 湖  南 249 110
河  北 97 66 广  东 299 129
山  西 110 44 广  西 350 145
内蒙古 145 59 海  南 273 122
辽  宁 180 80 重  庆 243 70
吉  林 193 60 四  川 170 67
黑龙江 141 60 贵  州 187 74
上  海 295 113 云  南 178 67
江  苏 237 86 西  藏 97 41
浙  江 217 151 陕  西 136 63
安  徽 193 82 甘  肃 199 50
福  建 212 97 青  海 197 58
江  西 223 90 宁  夏 104 32
山  东 110 71 新  疆 207 57
    7.看看用水的今与昔
城  市 解放初期人均用水量(升/日) 时间 现状人均用水量(升/日) 时间
上  海 7 1949 200 2010
杭  州 28 1952 230 2007
苏  州 1 1952 295 2010
扬  州 13 1964 200 2009
南  京 16 1952 250 2007
合  肥 8 1955 180 2008
武  汉 44 1949 179 2010
北  京 20 1949 250 2010
    8.家庭用水统计
    家庭生活用水:做饭用水占26%,洗衣服用水占24%,厕所用水占21%,洗澡用水占21%,其他用水占8%。
    9.中国水的焦点问题
    专家们分析认为,水的问题将成为下个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(1)洪水灾害损失日趋严重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省洪灾的直接经济损失270.29亿元,2010年,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07.83亿元,达到历史之最。(2)缺水问题十分突出。(3)水环境日趋恶化。
    10.干旱威胁世界
    干旱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。90年代初,南部非洲连续4年干旱少雨,农田干裂,水库枯竭,旱灾使得这里一些国家已经衰弱的经济完全失去了活力。我国农业干旱缺水情况也很严重。在70年代,每年有1.7亿亩农田受旱,到90年代,增加到4亿亩。全国灌溉区每年缺水量约300亿立方米。干旱缺水影响了农业的稳步发展和粮食的安全供给。干旱影响农村,也影响城市。1995年西安市闹水荒,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,提前放了暑假。
    11.水体惨遭污染
    进入江河湖海水体的污染物,超过水体自净的能力,水质逐渐变坏,就是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。污染物来自工业的废水、农药、生活污水,以及各种固体和气体废弃物。每年有几百亿吨的污水排入天然水体,使得上万亿吨的水质遭受污染,全世界有1/10的河流受到污染。水体污染使原本不富余的淡水资源紧缺状况雪上加霜。全世界有29亿人喝不上干净的水。经水传染的疾病每年使1500万人丧生,其中大部分是儿童。
    12.水环境在恶化
    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十分突出。(1)江河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,经检测,受污染的河流长度约占一半,水质为Ⅳ—Ⅴ级;淡水湖泊中度污染。(2)北方河流断流现象加剧,特别是像黄河这样的大河,也连续断流,加重了淤积,排洪能力下降,居民饮水困难,工农业生产受损。(3)大量超采地下水,使局部地区形成降落漏斗,造成地面下沉,沿海地区海水入侵。北京地区地面最大下沉达0.6米,天津城区最大下沉2.6米,西安城区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,覆盖西安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的一半,大雁塔也因此发生塔身倾斜。(4)水土流失严重,草原退化、沙漠化面积仍不断扩展。
    13.缺水的国家
    世界淡水资源的65%集中在10个国家里,而占人口40%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。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,就是缺水的国家。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,是严重缺水国,共有16个:埃及、阿联酋、阿曼、佛得角、布隆迪、阿尔及利亚、也门、约旦、沙特阿拉伯、巴巴多斯、新加坡、巴林、利比亚、科威特、卡塔尔、马耳他(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)。中国人均水量不富,是缺水国家之一。
    14.缺水的城市
    缺水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制约因素。在我国666个城市中,有400多个供水不足,每日缺水1600万立方米,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,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,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就达到2000多亿元。
    15.西安缺水吗?
    西安水资源有36亿—40亿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4立方米,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/3,全国的1/6。到2020年,全市总需水量将达到45亿立方米,2030年总需水量将达到54亿立方米,既使将全市水资源全部开发利用,供需缺口仍有19亿和28亿立方米。为建设节水型城市,除更多地开辟疏远、保护好金盆、石头河水库等水源外,主要靠节水挖掘潜力,包括节约用水、计划用水,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,进一步完成节水技术改造项目。
    16.难忘的西安水荒
    西安的悠久历史和经济建设发展令世人瞩目,但是缺水的危机也伴随着它。1990年夏季,全市自来水上不了二、三楼的面积达77平方公里,人口约90万人,断水区域人口约达24.6万人。1995年夏季,西安数十家工厂因无水而停产,多所高校因水荒而提前放假,数十万居民在缺水中度日,古都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水荒危机。水荒导致市区企事业单位纷纷自掘深井,从而引发大面积的地面沉降。屹立了1300多年的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向西北倾斜1100毫米。同时,诱发和加剧了市区13条地裂缝的发展,地裂缝所过之处,道路房屋开裂,供水、排水、煤气管道断裂,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。
    17.人畜饮水困难
    在我们喝着清凉解渴的矿泉水的时候,我们要知道,我国农村目前还有3000多万人和几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。全国1/4人口的饮水不卫生,影响健康。
    18.地下水漏斗
    这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巨大无比的漏斗。在许多城市和工矿区,地面来水不够用,就打井抽取地下水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,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,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,如此入不敷出,天长地久就形成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,中间深、四周浅的大漏斗。早年井水离地面不过两三米的地方,如今井深60米也不见水了。更严重的是,超量开采地下水,还造成地面沉降,建筑物开裂、倾斜,影响安全。目前,全国已形成漏斗区面积达8.7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5个北京市的面积。
    19.缺水的类型
    有限的水资源,忽多忽少,忽早忽晚的降水,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,使用过程中的巨大浪费,加之污染减少了可用水源,造成全世界各地的水荒。我国缺水的类型有三种:资源型缺水,水质型缺水,工程型缺水。具体到一个缺水地区,情况就复杂了,有水资源不足的,有水污染缺水的,也有供水工程不足缺水的,还有多种情况都存在的。
    20.为水而战
    在世界军事史上,曾经有过“以水代兵”、“水攻”的许多战例。大概也有过为争夺水源而发生的战争。但是近现代水资源矛盾日益加剧,为水而战的情况时有发生。世界上有300多条河流穿越一些国家的边界,世界人口的40%生活在那里。由供水而引起的纠纷使140个地区出现紧张局势,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心。半个世纪来,阿以之间5次大规模战争,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。难怪专家门指出,今后中东和平的进程从某种意义来说,也是在水分配问题上的较量。联合国有关组织根据世界水资源情况发出警告:下个世纪的战争,很可能是以争夺水资源为主的战争。
    21.水从远方来
    有的时候,为了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,需要把水资源富余地区的水长期地调往缺水地区。但是,这要经过仔细地分析论证,首先,缺水地区是否真缺水?节水潜力是否挖出来了?改种别的作物或改生产别的产品,是否就不缺水了?其次,对富水地区和沿途会带来哪些影响?值不值得?近几年,我国建成了不少调水工程,如引滦入津、引黄济青等。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、引汉济渭等工程将更加宏大。
    22.水利工程的作用
    天然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,每年来水的数量不同,在年内又往往集中在少数月份,因此与人类用水多有矛盾。为了解决这些矛盾,人们做了一系列水利工程。其中“水库”可以把江河流动的淡水储存起来,供工农业和城市生活之用,控制洪水,除害兴利,改善环境。我国是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,有大大小小的水库8万多座,总库容4800亿立方米。“渠道”把清洁的水引来,输送到缺水的城市、农田。“水闸”是河流或渠道上的控制门户,调度水流。“堤防”是河道防洪的屏障,水上长城。“水井”是抽取地下水的重要通道。
    23.水资源的未来
    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。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为3万亿立方米,1994年为4.3万亿,2000年7万亿。有人分析,2030以后,水供不应求;2050年,亏水2300亿立方米;2070年,亏水4100亿立方米。我国专家分析,中国2050年总需水量8000亿,比现在增加2400亿立方米。预计到2030年,在大幅度节水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前提下,我省对水的需求将达到153亿m
3

无标题文档
版权所有:西安景天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  电话:(029)86114583  传真:(029)86114583-604
地 址:西安市经开区明光路与凤城六路十字旭弘西北广场6楼   邮编:710016 邮件:xianjtgczx@163.com   陕ICP备08006894号